雄安新區至易縣運送建筑骨料的氫能重卡。
□保定晚報記者 蘇蘭生 劉楊
密閉試驗室里,臺架上的一輛SUV在原地奮力速跑。
隔著玻璃,變換的數字顯示在計算機視屏上,成為產品研發分析的數據。
正在測試的車輛,盡管與原款燃油車貌似一樣,其實真的不一樣——它是一輛絕不“吃油”的氫能汽車。
這是8月7日走進一家保定整車制造企業,看到造車的一種新變化。
這也是變化的保定造車,一個由氫能推動的技術變革縮影。
多手制“氫”,解決氫從何來
政策指引的加持,讓人明了抓“氫”方向。
在全鏈條發力、全場景應用中,我市已歷史性地出臺一項給力汽車產業的發展規劃。
這就是去年底,《保定市氫能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稱《規劃》)重磅出臺。在打造碳中和產業之都背景下,《規劃》圍繞建設京津冀綠氫供應基地、燃料電池創新中心,開始站位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高地。
不僅如此,今年7月市政府印發《保定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安全監督和管理辦法(試行)》,這是就一種產業安全保障發布的首個“保定辦法”,也是在國家尚未出臺審批、建設和管理規定的情況下,率先明晰了加氫站項目選址、報建、施工、經營全過程的審批及管理流程,這走在了全國前面。
那么,瞄準高端、快步前行,怎樣抓“氫”呢?
研讀《規劃》,眼前呈現清晰的路線圖?!兑巹潯访鞔_,我市在高純氫生產、車輛應用、加氫站建設、氫氣運輸等產業鏈上,建立完善的、全生命周期的產、供、用體系。
其實,當前僅國內各地啟動氫能產業發展引擎,研發氫能汽車的車企不在少數,但氫能源不足、氫氣價高已是用車的瓶頸。而保定從一開始,這些已不僅全考慮到了,而且先期就制定了多途徑制氫的詳細方案。
比如說,面對氫能相較于燃油價格貴一些,保定早就開始布局低價副產氫凈化提純制氫工程。按規劃,2022年,河北旭陽工業焦化產品的副產氫產能將達到13噸/天;到2025年,達到33噸/天。
同時,這項“保定規劃”確定了通過車用氫氣規?;?,進一步降低提純凈化氫氣成本,使車用氫氣生產成本控制在15元/公斤以內,為保定以及京津冀雄氫能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業界知道,目前氫能汽車加氫每公斤在35元左右,這就大大增強保定氫氣的競爭力、吸引力和發展潛力、產業動力。
除了焦化產品的副產氫,保定還采取多元化的氫能源保障措施——易縣氫能一體化綜合能源示范項目、京安清源生物能源制氫項目、淶源可再生能源制氫……
還有,淶源縣實施國家電投30萬千瓦光伏+制氫應用示范項目、唐縣國家電投實施20萬千瓦光伏+制氫應用示范項目,分別建設光伏發電的電解水制氫廠。
有了氫源,什么車先用
解決了氫從何來問題,就要考慮怎么應用了。
這需要建設浩大的工程和復雜的技術支撐。按規劃,保定明確在氫氣運輸上重點采用管網技術,支持河北旭陽聯合中石油及中石化建設輸氫管網示范項目,以有效降低氫氣運輸成本。
在管道輸氫方面,我市擬敷設的管道起自定州市旭陽能源產業園,向東北敷設依次途經定州市、望都縣、順平縣、滿城區、競秀區、徐水區、定興縣、高碑店市8個縣(市、區)。
如此一條管道,就解決了我市南北用氫的問題。
那么,什么車率先使用氫能呢?《規劃》已確定,重點推進物流車、城市公交、環衛車、城際客運、市內通勤車等車輛示范應用,至2025年僅推廣燃料電池重卡累計達到510輛;至2025年,累計推廣燃料電池物流車330輛。
其實,氫能汽車應用不止這兩個場景。還有另一個氫能應用場景,就是公交客運及公務用車,《規劃》明確“推動市公交公司、保運集團及市政有關等單位使用燃料電池公交、客運和公務用車”。其中,加快建設長城工業園區至未來石站、長城工業園區至生態園站、長城工業園區至保定市客運中心、保定市客運中心至滿城站、保定市客運中心至大興國際機場、保定市客運中心至雄安新區、淶源客運站至保定客運中心、淶水客運站至保定客運中心、保定客運中心至定州、客運中心至涿州等10個公交客運應用,至2025年推廣燃料電池公交、客運和公務用車累計490輛。
環衛氫能車輛運輸也是一個方面。清苑垃圾處理中心(涉及保定市部分地區、徐水和高陽;日處理垃圾1500噸)、淶水垃圾處理中心(涉及涿州、高碑店、定興;日處理垃圾1000噸)、順平垃圾處理中心(涉及順平、望都、滿城;日處理垃圾1000噸),今后也將使用氫能汽車運輸垃圾。
今年7月,《保定市新能源商用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22年)》下發,已要求推廣使用新能源商用車,成為本地市場擴面的又一項措施。
我市還制定了氫能汽車速跑線路圖,包括構建高碑店新發地至北京農產品運輸線、清苑農產品批發市場至雄安新區農產品運輸線、清苑農產品批發市場至保定市各大商超、食堂、餐飲及農貿市場運輸線。
產業鏈上,能有多大空間
汽車加氫,需要有加氫站。
《規劃》明確,至2025年我市建成加氫站(或油氫電綜合能源站)10座以上。同時,在徐水區、競秀區、蓮池區、高碑店市、涿州市、望都縣、滿城區、順平縣、定興縣等規劃選址25座加氫站(或油氣氫電綜合能源站)。
至2035年,我市公交車、乘用車、重型卡車、牽引車、環衛車等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達到1萬輛以上,建設加氫站(或油氣氫電綜合能源站)累積超過50座。
布局合理的加氫站建設,只是整個氫能產業鏈的重要環節。
按規劃,至2025年我市氫能產業鏈實現產值規模150億元,集聚20家以上氫能產業相關企業,重點扶持培育氫能相關龍頭企業8家以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產能達5000臺/年,燃料電池汽車達到2000輛/年的生產規模,實現氫能產業集群式發展。
至2035年我市培育氫能產業領域相關龍頭企業超過20家,燃料電池整車產能超過5萬輛,氫能產業年產值突破500億元,減少碳排放100萬噸;在制氫、儲運、加注、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汽車等領域的核心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同時,我市扶持壯大本地氫能企業,培育長城汽車、未勢能源、蜂巢易創、蜂巢能源、國電投、中石化、中石油、京能科技、中智天工、京安清源、保定海珀爾清源、河北旭陽等重點氫能企業。還立足自身優勢,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加大氫氣制、儲、運、加技術及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的創新力度,實現本地規?;a,打造一批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氫能企業。
走訪車企看到,僅在氫能裝備研發和制造上,長城汽車正在建設燃料電池整車測試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打造全國示范的氫能技術研發中心。其中,其正在建設的項目已有國內第一座104MPa高壓氫氣循環測試實驗室、第一座液態儲氫加氫站、第一座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測試實驗室、國際領先燃料電池測試實驗室等一系列世界級高端研發設備。
這家企業的眼光,瞄準的是世界一流。
同樣還是長城汽車,已投入運行項目包括燃料電池整車動力總成測試臺架和燃料電池整車四驅底盤測功機等研發平臺,可用于燃料電池汽車的動力總成開發、性能測試、評價與研究和4驅或2驅車輛在常溫下的工況測試與標定。其還將繼續充實科研設備,完善現有平臺基礎設施,服務于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燃料電池整車測試工程的研究工作。
這樣的新鏈條,正帶起保定一個500億元年產值的產業。 (本版由蘇蘭生供圖)
保定一家車企已建成國內首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關鍵組件綜合型試驗試制中心,建有溫濕度、儲氫瓶材料和試制、環境振動、氫氣循環及滲透、液壓疲勞和爆破、燃料電池等氫能技術實驗室。